布洛卡 把人變聰明
文/王秀園(腦神經訓練師)
人,為什麼聰明?怎麼把人變得更聰明這件事,讓一般社會大眾、腦神經科學家和教育界人士累得馬仰人翻,找不出定論。為了解開疑惑,腦神經科學家終於釐出脈絡,發現腦內一個小小的結構,意外占有重要位置。
布洛卡 小兵立大功
經過幾百萬年漫長的進化,人腦裡終於有了其他動物所沒有的區塊,也就是腦內與生俱有主管解析語言文法和句型架構的「布洛卡區」。
被人類視為較聰明的動物,例如貓、狗、海豚,以及傳言中懂得用手語和人類溝通的大猩猩,牠們的腦內沒有布洛卡語言區,只能處理眼前正在進行的事件,無法像人類一樣,將一生的智慧傳誦給周遭親友和後世子孫。
人腦因為有了布洛卡區,語言不僅有豐富的詞彙裝點,還有清晰、明確的文法和句型架構,可以講述當下、回顧過去、瞻望未來;能完整敘述概念、想法,描述記憶生活點滴;不但可以累積自己的生命經驗,吸收、效法他人的經驗,建構出錯綜複雜的生命資訊網,也能在不同世代間搭起可以跨越的橋梁。
於是,一代代的經驗和知識,累積成人類獨有的文化和文明。
文字與布洛卡
人類初始用口語和圖象來陳述抽象概念和現實事件,後來慢慢進化到用文字來表述。除了記錄生活大小事,詩詞、文學也成了文人騷客抒發情懷、表述理念的管道。文字因歲月滋養,日益茁壯,跟著時代巨輪遊歷世界各個角落;演化至今,儼然成為世界古今文化的大熔爐,新舊知識交會共存的寶庫。
原本只負責分析口語句型架構、文法運用的布洛卡,隨著文字的無所不在,只好身兼二職,開始學習細細解析,分辨文字和口語表達之間的差異。如此,才更能引領人們進入文字的奇幻世界,體會其中蘊含不同層次的美感和意境。但是,布洛卡接手這分析、理解文字的兼職工作,以人類進化歷史而言,仍然十分短暫,還未能轉化成腦內的原始本能。所以,後天環境提供布洛卡多少練習、解析文字的機會,就十分重要了。
雖然老祖宗諄諄告誡:「書中自有顏如玉,書中自有黃金屋。」但是遇見現代聲光效果十足的電視、電玩,這些至理名言也完全失去了說服力和吸引力。
走向熱鬧繽紛的玩具店,父母往往毫不猶豫的掏錢買下各式新穎的玩具。偶爾帶孩子逛到童書區,順手翻了幾頁,再看看後面的價格,心想:買了這種不會陪孩子玩的書,面對大字不識幾個的幼兒,自己還得說故事、陪讀,真是勞民又傷財。腦裡算盤一撥,覺得還是科技產品比較物超所值。
等孩子逐漸長大,才驚覺:「孩子為什麼不喜歡閱讀?為什麼看不懂文字內容?為什麼只挑充滿對話的讀物?」只因大人一時失察,讓孩子腦內的布洛卡缺乏練習、磨鍊的機會。而布洛卡對這個外來的兼職,當然也抱著能省則省、敷衍行事的工作態度。
如果期待孩子未來能養成閱讀的好習慣,而且能優游於文字世界,就請讓布洛卡早早就定位,養成身兼數職也不會喊累的吃苦耐勞精神。
該如何進行這個布洛卡魔鬼訓練營呢?
就從親子共讀開始吧!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